軍聞社「國防線上」空軍天使-439聯隊空中傷患後送小組(華視)(華視/軍聞社)空軍第439聯隊的醫務所,有一群默默為外、離島軍民傷患服務的救護天使,他們是負責空中傷患後送的「航空護理官」及「航空救護士」,這支專業又具備歷史傳承的優質團隊,不僅是國軍官兵臨危傷病的守護者,更是戰場中照亮傷患生機的明燈。空中傷患後送小組源起於民國47年8月23日爆發的823砲戰,當時前線產生大量傷患急需後送返臺治療,國軍鑑於建立緊急空中傷患後送之醫務能量,以減低官兵於戰場折損率之考量,遂規畫相關救傷機制,以因應現代戰場需要。遂於48年9月1日於空軍第439聯隊成立「空中傷患後送分隊」,以方便就近調派運輸機執行從外島地區搶運緊急傷患返臺接受治療,成為國內當時唯一的空運傷患單位,並於103年11月因應國軍組織調整,編組為「空中傷患後送小組」。空中救護為現代化國家,基於人道救援考量,整合飛行技能、航空生理、地面搜救與空中醫療照護等專業,發展成為緊急空運醫療後送團隊的作業模式,空中醫療救護需面臨高空物理環境,及航空器運作所引起噪音及震動等飛行情況,並必須克服上述因素在空運後送的過程中對傷患病情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同於地面救護,空中傷患後送組員必須充分瞭解飛行環境之壓力源對於人體所產生的生理效應,同時熟悉飛航間各項防護措施與必要的醫療處置,才能及時提供傷病患安全的飛行環境,以提升空中救護照護品質。不僅如此,空中傷患後送小組在有限的人力下,近年來陸續執行過印尼海嘯、海地震災、復興航空馬公空難、東沙及南沙等人道救援任務,除提供隨機醫療服務外,並同時執行藥品及物資運送等服務,充分展現出國軍致力「人道救援」。隨著醫療科技和飛行載具的日新月異,國際空中醫療後送的思維也不斷提升,空軍空中傷患後送小組成立迄今已近一甲子,除了堅守崗位、持續為全體軍民同胞守護奉獻外,更期藉由平時紮實的訓練並參考國際作戰實務,提升人道救援能力,汲取災害救援經驗,以提升專業學能,為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