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計色一分鐘:三面花樣1:高級格仔4:首層四角,左訣六次扭計色{魔術方塊}一分鐘:三面花樣1:高級格仔4:首層四角,左訣六次
Rubik's Cube for a Minute: Trihedral Patterns 1:
Advanced Checkerboard 4:
Home four corners on the first layer with six Left Quad Moves
黃色之後,輪到白色。
這顆(下左前)(視藍為前:註一)三次,
這顆(前左上)(見《邊粒花樣3:兩粒轉便4:以上陪下,節省次數》)
顛倒[倒轉]兩次
(口訣反動作見《邊粒花樣2:三粒環調6:其餘角粒,用訣反回》)。
我全部[咸不論]用倒手(註二)做
(左手口訣見《角粒花樣2:組合手法3:兩對上下,用左右訣》)。
一次、兩次(左訣二(LQ2)),
(上前左)到位了[到咗地(地音訂,廳韻)]。
(過來:上(U)),三次(左訣(LQ)),回(╳來)去(上反(U'))。
現在,這顆(下左前)三次,這顆(後右上)(上二(U2))倒手兩次。
第四次、第五次(左訣二(LQ2)),(上後右)到位了。
(上(U))剩下這顆(這個位子:上前左),第六次(左訣(LQ))。
再調正(上(U))[校翻啱]。
這樣呢,你會發現,面塊[面粒]是與與(註六)它同一面的角塊,
是不同方向的。你可以故意[專登]把面塊再調回,
像現在,中、發、萬,背面,這樣。
自評:這段短片是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錄的,大家覺得畫面的光線怎樣?
註一:因應下面會用左手弄正面三面,故以藍面為前,紅面為左。
正轉[扭]六次剩下三次時,可以換成[轉做]顛倒[倒轉]三次。
但如果想用左手轉[扭],則六次要全部用左手。
註二:「右手」〈英〉語稱「right hand」(直譯「正確的手」),
〈臺〉語亦稱「正手」。「左手」〈英〉語稱「left hand」
(有人說「剩下的那隻手」),〈臺〉語則稱「倒(陰去)手」。
此處請體會故意用〈粵〉語講「倒(陰去)手」的感覺。
註三:句法有兩個「與[同]」字相連,不可省一,
見《框花樣2:邊粒環調2:三民治樣,邊順框反》。